
色散補償模塊縮寫DCM,定義:進行色散補償的模塊
在光纖通信領域,色散補償模塊(DCM)(也被稱為色散補償單元,DCU)用來補償色散,例如補償很長的傳輸光纖中的色散。通常,這一模塊提供一定的色散(例如,在1600nm光譜區域提供正常色散),當然現在也存在可調諧色散的模塊。將模塊插入到光纖鏈路中非常簡單,因為在輸入和輸出端都有光學連接器。可以采用光纖放大器來補償插入損耗,例如,在1500nm的通信系統中可以采用摻鉺光纖放大器。色散補償模塊通常被放置在兩個放大器之間。常用的一種簡單的做法是采用一段長光纖,例如,色散位移光纖,將它繞製在一個線軸上,直徑為100-200mm。可以優化所采用的光纖使其可以補償100km長的傳輸光纖中的色散,而且插入損耗隻有幾個分貝。另一種更緊湊、摻入損耗小的結構是采用啁啾光纖布拉格光柵。采用相對長(幾十個厘米)的光纖光柵可以補償很大的色散。通過改變裝置溫度(內置溫度梯度),可以進行色散調諧。最核心的就是能提供的色散大小,依賴於被補償的傳輸光纖的長度和傳輸光纖的種類。例如,色散位移傳輸光纖需要較小的色散補償。色散斜率(高階色散)會強烈限製可用帶寬,這尤其在波分複用系統中非常重要。根據傳輸光纖類型的不同,需要采用不同的色散斜率。而相對高的色散斜率會使光纖設計更加困難。插入損耗既會由光纖中的吸收和散射引起,同時粘接點和連接器也會對其有貢獻。這一損耗需要盡量小,因為它們需要高的放大器增益並且會引入附加噪聲。有些情況下,光學非線性效應也會影響。可以強色散光纖可以使其影響最小,很短的光纖就足夠了。在實際應用中,結構緊湊非常重要。可以緊密繞製補償光纖,但是這樣也會受彎曲損耗的限製。單通道數據速率非常高時,還需要對偏振模式色散進行補償。這更加複雜,因為這需要相應的控製信號光的偏振態,並且合理調整時間延遲。